“互联网+”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共振发展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报告最近发布。这份报告,全面呈现了线上中国经济图景的数字GDP,集中反映了过去一年“互联网+”战略在全国的落地情况。作为报告的发布方,腾讯研究院专家今天上午就报告作出详细解读。
《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是汇总了腾讯、京东、滴滴、携程、美团、大众点评等公司的全样本大数据。具体来说,这个指数包括互联网+基础、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四个细分的指数,并且就这些细分指数按城市进行了排名。
从总的指数来看,中国的互联网+落地情况呈现出很强的马太效应。也就是说GDP越高的地方,互联网+的落地情况越好,比如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从排名来看就位于榜单的前四名,接下来是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即使是四个细分指数,马太效应还是很明显的。尤其像互联网+基础、互联网+产业这两个指数,它的排名跟GDP高度吻合、高度相关的,也就是GDP越高,互联网+相关的基础设施发展的越好,而且各个互联网应用和各个产业的融合就越深。当然,也有一些黑马的城市出现,像在产业方面,三亚、延边等城市的互联网+产业指数排名就比他们GDP的排名要高出一两百位之多,说明当地的互联网产业布局的很早,发展的很快。
就四个细分指数的排名来看,只有互联网+智慧城市这一项的马太效应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的明显,一些中小城市可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像四川的德阳,它在这个领域的排名高达第13位。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由行政力量推动,德阳的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发展的很快,就是由于当地政府在背后力推的结果。当然,这也仅仅限于智慧城市一个方面,在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这些方面,要想推进互联网+的落地,光靠行政力量的推动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时间积累。
《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是在海量大数据基础上形成的报告,全面呈现了线上中国经济图景的数字GDP,集中反映了过去一年“互联网+”战略在全国的落地情况。
报告显示,虽然“互联网+”指数高度集中于沿海省份和一线城市,但中西部地区亮点频现,一批黑马城市脱颖而出。纵观“互联网+产业”指数,全国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产业地势,第三产业的互联网化程度最高。飞象网ceo、北京3G产业联盟秘书长项立刚做出了分析评论:
项立刚:现在所谓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以前传统理解的互联网。传统理解的互联网仅仅是一个信息传输的开放共享。而现在,互联网+必须是传统的互联网和传统的领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倍增的力量。那么,它的经济基础、思想开放的基础、技术支撑的基础,供给形成的能力,都在共同的起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像北上广深这些地方,因为它传统的力量、传统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整个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互联网+进来的时候,能够让这些传统产业的效率越来越高,它的成本会随着大数据、信息分发能力等等的提升,降的越来越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情况就是东部比西部强,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强,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强,这可能是一个没有办法改变的大趋势。
在这样的一个大趋势下,互联网+的发展也不一定完全要随着产业的发展去走,也需要地方政府或者是一些有能力的人形成带头兵,或者一两个企业形成突破的力量,就可以把整个地区的经济、互联网+的指数或者互联网+的能力给带动起来。比如说像杭州这样的地方,从整体来说它的经济水平或者是它的互联网能力,未必就比深圳等城市强,但是它诞生了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然后能够做大做强做实,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格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通过合理的布局,通过努力,在某些领域可以带动整个互联网+能力的提升。这种提升也会对传统经济、传统的领域、传统的行业出现很好的带动,让这些领域、这些行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有竞争力,让传统行业在全国发展的速度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新经济带动传统经济,很多方面可以去努力、去关注、去下功夫,这些事情做好了,也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