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迎来黄金时代
未来的机器,是否会像人类一样自主思考和产生感情?通过深度学习,机器能否变得更加“聪明”,从而取代医生、司机、飞行员、服务员等职业?无人汽车、无人飞机、无人船的出现,将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在同一个领域找到答案:人工智能。
在2016年全球重大科技创新领域,人工智能无疑站在最强劲的风口。在前不久举行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人工智能话题炙手可热,从侧面揭示了当今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全球产业界在这一领域的激烈较量。
“天方夜谭”如今走入生活
一系列消息以及新成果的演示,确凿无疑地显示,今年是人工智能加速推进的一年。
前段时间举行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成果和未来趋势,数场围绕人工智能的主题论坛,涉及人工智能从情感交流到日常人机协作各领域的发展趋势,描绘了未来人工智能产品会如何颠覆人类生活和工作。
在稍早前的3月份,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计算机AlphaGo的人机大战吸引了全球目光,而人类不敌机器的结局,在让人们惊诧于机器人战胜人类不再是神话的同时,也为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打开了更加无限的遐想空间。
实际上,自计算机诞生之日起,人类便不断追寻赋予机器以“生命”,而当不用手便可以操作手机的语音识别等技术慢慢便利了人类生活后,人工智能便被赋予在工业、生活等领域的发展厚望。正如比尔·盖茨所说,让生活更美好的人工智能,就像计算机界的“圣杯”。
上个月在德国举行的第31届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英特尔公司发布了可用于机器学习的第二代芯片。从机器“咿呀学语”开始,给予冰冷的金属自主学习能力一直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如今微软、IBM等巨头在机器学习领域加快布局。
即便你不会任何一种外语,有一天你仍能顺畅地周游世界。这并非天方夜谭,借由机器学习的技术,谷歌人工智能高管日前便表示,翻译耳机将在未来成真。
以此为契机,谷歌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赵泽红近日向世人展示了该公司的人工智能概念产品:可以连接家庭内各部件的智能保姆。未来通过语音指令和图像识别等技术,有一天你也可以像钢铁侠一样起床后与隐藏在墙壁角落的机器人保姆谈天说地,甚至跳过语音指令,只因你希望窗外跃进阳光,机器人保姆便会自动基于住户习惯为你送进明媚。
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随着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媒体、广告、零售、金融和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50.5亿美元。
研究机构Gartner也称,预计2018年,全世界将有60亿台设备用上人工智能技术,届时人们将在互联网家电、汽车等产品上与人工智能零距离接触。
技术革新乘势“苏醒”
全球发达国家都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快行动,尤其是许多先进的技术公司纷纷布局深度学习、人机交互和图像语言识别等技术,以抢占产业制高点。与此同时,中国技术革新也乘势“苏醒”。
上个月,“十二五”科技成就创新展向世人展示了一台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这是国际上唯一能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这台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目前已在十多家医院使用,累计手术超过2000例。而人工智能在我国医疗领域的探索,还可以让人们在3D模拟人体器官上进行徒手隔空手术操作,以提高效率和精确度。
而这些只是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的冰山一角。
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我国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 2018 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并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该方案还提到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居、汽车、无人系统、安防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丰富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产品的服务及形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
百度总裁张亚勤上月曾表示,去年百度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而“百度大脑”作为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已孵化出如无人驾驶、智能搜索等创新技术。目前“百度大脑”已具备视、听、说和预测、规划决策以及行动控制的能力,并将被应用到金融、汽车、医疗等领域。他同时表示,“智能交通”将是中国企业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将在中国迎来“黄金时代”。
成触碰未来生活“加速器”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撑的科技社会让人类的未来生活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对于这样的技术改变,世纪互联副总裁、云业务CTO沈寓实表示,包括人工智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再造了流程。
但业内人士表示,当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候,如果不提前布局,可能就会失去发展良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必须加速。
去年两会期间,百度CEO李彦宏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大脑”计划,以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分析预测、自动驾驶、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无人飞机、军事和民用机器人技术等为重要研究领域,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搭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不同研究领域开放平台资源,高效对接社会资源,依托统一平台协同创新。
如今,中国市场对智能机器人的巨大需求已经显露。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表示,要满足人工智能市场的需求,就要以企业为主体,更好地使产学研结合,其中政府不仅仅是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产业生产能力发展当中要有规划,进而起到引导作用。
在自主化方面,以机器人为例,目前我国在核心机器本体、减速器、伺服机等领域的自主化程度落后,蔡鹤皋表示,未来在发展化工业机器人时,不仅需要在软件系统层面实现快速突破,还要解决硬件制造环节的缺失。未来的突破点将是在智能无人设备方面,同时人脑科学研究、情绪感知等强人工智能有望在未来十年迎来突破。
此外,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在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发展上的重要意义,国家工信部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曹建华表示,当前我国云计算还要解决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人工智能计算、连接和数据存储以及信息的确权和数字价值计算等问题,只有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来驱动,才能解决数字经济和信息经济的难题。
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正成为触碰未来生活的“加速器”。今后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将进一步得到丰富,这不仅将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改变,也将给中国产业界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因此,产业界应紧紧抓住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契机,主动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