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我国数据中心建设盲目产能过剩现象凸显

2016-05-15 17:48:08  浏览:1461  作者:管理员

三大运营商正在各地密集地建设大数据或云计算中心。据有关数据显示,仅中国电信一家的数据中心数量就超过330个,占全国50%以上的份额。笔者以为,目前的所谓“云计算中心”已经背离了“云计算”的本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极其严重。

    云计算的本质与核心是数据、软件和服务,而不仅仅是硬件和数据中心,云计算绝不等同于遍地建设数据中心。国外,云计算主要是整合现有服务器,把闲置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虚拟的数据中心。

    但是在国内很多地方,一提到“云”,就是规划大量的建设用地,建设超大规模的大数据或云计算园区,动辄就是几十亿的投资和上百万新增服务器,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云计算不是什么技术革新,而是应用的创新与嫁接,它完全可以通过现有资源的整合实现规模应用,而不是占用大量的土地和全部采购全新的基础设施。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早在2013年1月,工信部等五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一些指导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在同一城市不宜集中建设过多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并为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和地区作了分类,要求各地政府要因地适宜、有序推进数据中心建设。

    然而,从过去三年全国数据中心建设的现状来看,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已显现出有过热的迹象,未来几年内或将会出现数据中心产能过剩的现象。产能过剩无疑会对数据产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不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很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为此,笔者呼吁,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当以市场为驱动,服务为导向,软件为工具,真正实现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数据即服务。要从根源上剖析我国数据中心产能过剩和应用服务层次低的深层原因,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逐步实现数据中心去产能过剩,优化数据中心的区位布局,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数据资源中心的闲置浪费,提升数据中心的实际运算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全球数据信息产业增速迅猛,市场需求依然活跃,是导致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投入过热、过快的直接导火索。有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量将会是今天的44倍。”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全球的数据中心依然要保持高速增长,才能适应未来需求。2014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3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我国的市场规模也达到了234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中国网民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手机网民数量超过80%,互联网普及率接近50%,为满足海量网民的需求,未来几年,数据中心市场需求依旧火热,三大运营商、互联网巨头、信息通信设备制造商、地方政府纷纷投入到建设各自的数据中心帝国,以满足自身业务处理的需要,这是各种数据中心雨后春笋不断新建和扩建的主要原因。

    然而,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数据增长过快并不意味着就要盲目建设大量的数据中心,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目前数据中心产能过剩问题必须加以控制。以美国为例,美国在经历互联网、云计算高速发展和低谷期后,在综合考虑数据中心建设资源浪费和资源重新整合的前提下,2011年,美国政府宣布从2011-2015年,美国计划关闭约800个数据中心,其中2012年关闭数据中心数量为373个。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虽然数据中心市场增长较快,但是政府部门对数据中心建设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此,笔者建议我国政府应注重顶层设计,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市场需求的调研,对未来市场需求做到准确把握,积极统筹数据中心的科学布局规划工作,保证在满足市场有效需求前提下,从供给侧发力进行有效引导、合理控制各地数据中心的数量和规模,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2015年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明国内今后云计算发展的方向,要加强全国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杜绝地方盲目建设数据中心和相关园区。为此,笔者建议:为了避免数据中心市场的重复建设,提升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社会的应用服务功能,国家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将三大运营商的存量数据中心资产进行整合和重组,实现数据中心的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参照铁塔公司的模式,组建国家数据中心(公司)。(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王春晖 )


【推荐新闻】

返回顶部